您的当前位置:首页  > 林业动态
植此青绿,为建设“国家历史文化名城、
现代美丽新赵州”厚植生态底色
——赵县开展2025年春季义务植树活动
作者:    发布时间:2025-03-13 09:31:20    点击数:1
春回大地,万物勃发。在承载千年历史的赵县大地上,一场以“履行植树义务、共建美丽河北”为主题的春季植树活动正如火如荼展开。3月12日,赵县县委书记、县总林长王彦芳带领县四大班子领导与100余名干部群众,在青银高速南侧绿化片区挥锹培土,栽植国槐、白蜡等苗木1000余株,为古城再添新绿。近年来,赵县以“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”为引领,将生态修复与历史文化保护深度融合,为打造“国家历史文化名城、现代美丽新赵州”注入绿色动能,绘就了一幅城景交融、古今辉映的生态画卷。
一、古韵新绿,擦亮历史文化名城底色
赵州桥畔,新柳含烟;柏林禅寺,古柏苍翠。作为“天下第一桥”的故乡,赵县始终将生态保护与文化遗产传承紧密结合,探索“以绿护文、以文兴城”的可持续发展路径。在生态保护修复工程中,立足林草资源禀赋,创新实施古树名木保护长效机制,出台《古梨树保护决定》,对137株古树(含千年古柏、百年梨树)实施“一树一策”精准修复。推行“林长+古树名木保护”模式,设立专职护林员,建立古树档案。同时,依托赵州桥景区,打造“桥畔绿廊”,种植白蜡、国槐、银杏、垂柳等乡土树种千余株,恢复湿地生态近百亩,显著改善了区域生态环境,使游客在漫步中感受“一步一景、一景一史”的独特魅力。
“赵县古梨园成功入选第七批中国重要农业文化遗产,赵县古梨树群入选全国100个最美古树群。我们不仅要让赵州的历史‘活’起来,更要让绿色成为古城的永恒底色。”赵县林长办公室副主任张立宁介绍,2024年,赵县生态建设再上新台阶,持续开展汪洋沟流域综合治理,实施森林抚育3000亩,赵州桥景区成功创建省级水利风景名胜区…。眼下,一幅城景交融、古今辉映的生态画卷,正在赵州大地徐徐展开。
二、全域增绿,构建现代美丽城乡新格局
植树造林,功在当代、利在千秋。赵县坚持“政府主导+社会参与”模式,掀起全民植绿热潮。同时,采取“古树认养”“抚育管护”“自然保护”等形式,引导社会力量认领绿地、管护林木,让生态建设成为全民行动。今年春季开展“我为赵州种棵树”活动,发动机关干部、企业职工、少先队员等群体,科学种植乡土树种1万余株,完成村庄绿化467亩,绿化覆盖率达30%以上。
近年来,赵县依托“绿满赵州”行动,系统推进“三网同构”。 生态绿网,‌建成国家级森林乡村2个、省级森林乡村9个、省级绿化提升村22个,林木覆盖率达31.6%;道路林网,乡级以上道路绿化率85.15%,城区林荫道路率74.71%‌;水系廊网‌,整治洨河、沙河岸线,水体自然化率达90.98%,水岸绿化率84.28%‌,重现“水清岸绿、鸥鹭翩飞”的生态美景。同步优化城乡生态空间,建成绿道20公里、改造公园8个,实现“300米见绿、500米见园”目标。
‌村民刘大姐感慨:“以前村里光秃秃的,现在家门口就是公园,散步遛弯都有了好去处!”
三、全民护绿,凝聚共建共享生态共识
“纤纤不绝林薄成,涓涓不止江河生”, 这座古桥与梨乡辉映的生态名城,全民护绿已成为凝聚民心、共建共享生态文明的时代课题。作为农业大县,赵县以梨园生态为基底,以洨河碧水为脉络,正以“人人皆为生态卫士”的理念,书写绿色发展的新篇章。
‌党政引领,织密生态责任网‌。赵县依托“林长制+网格化”管理体系,将护绿责任细化至县、乡、村三级网格‌。通过签发总林长令、适时召开总林长会议、带头巡林督察等方式,加强林草资源保护。2024年共召开总林长会议3次,发布总林长令2个,在线巡林次数13949次,巡林时长839.98小时,巡林里程4375.26公里,发现、解决涉林问题13个。
‌全民参与,构建护绿新场景‌。全县构建“梨园补植+村道增绿+宅院立体绿化”多元护绿场景,系统推进城乡生态空间优化,村庄绿化覆盖率超30%、年均植树万余株,生态效益显著提升‌。
‌产业驱动,共享生态红利‌。依托25万亩梨园资源,形成了“生产—储藏—加工—包装—运销”的产业化链条,年产值达到30亿元,梨果产业带动从业人员达14万余人。
如今的赵县,从千年赵州桥畔的柳荫匝地,到梨园深处的鸟语花香,全民护绿已从政府号召转化为自觉行动。
四、绿色赋能,擘画高质量发展新蓝图
生态底色越厚重,发展底气越充足。赵州依托生态优势,探索“绿富同兴”新路径,实现环境效益与经济效益双赢。绿色经济提质增效。依托梨果资源延伸 “梨果+文旅+电商”产业链,培育梨汁、梨膏等深加工企业10余家,带动就业2000余人,年产值预计突破55亿元;2024年赵州桥景区运营能力持续提升,年接待游客193万人次,同比增长近6倍,“绿水青山”加速转化为“金山银山。”生态福祉持续提升。2024年全年二级以上优良天数达到240天,同比增加12天。“赵州蓝”频频刷屏朋友圈,宜居宜业成为城市新标签。”
“赵县高标准布局‘十五五’生态建设,坚持扩绿、兴绿、护绿并举,科学推进国土绿化,深入推动“四库联动”,有效提升管护质量,着力构建林草五大体系。”赵县林长办公室主任苏国华强调:“要让生态保护与历史文化共生,‌以全域绿化提质赋能古桥风貌保护,构建‘桥城共融、生态惠民’的美丽赵州!”
五、春风又绿赵州岸,千年古韵焕新颜。
2024年,赵县创建省级和美乡村11个,美丽庭院、精品庭院1万余户,高标准完成“四好农村路”27公里,硬化道路78万平方米,谢庄镇获评市级乡村旅游重点镇。2024年城市更新项目稳步推进,道路工程顺利完工,小街小巷整治提升成果显著,城区绿化管护养护卓有成效。这片土地上的每一抹青绿,都是对历史的致敬,更是对未来的承诺。
春日里的赵县,正在用双手播种绿色,用匠心雕琢文化,正以生态之笔书写“国家历史文化名城、现代美丽新赵州”的璀璨篇章。
来源:赵县自然资源和规划局  陈春荣