石家庄市井陉县深化集体林权改革 奏响“四库联动”新乐章
作者: 发布时间:2025-06-03 10:06:50 点击数:1
井陉县位于石家庄市西部,县域面积207万亩,其中,林地面积103.5万亩,是石家庄西部生态屏障,被列为全国重点生态功能县。近年来,全县坚持以创新思维和坚定决心,全面深化集体林权改革,有力推动“森林是水库、钱库、粮库、碳库”的“四库联动”,书写着生态美、百姓富的精彩篇章。
通过无人机航拍测绘与不动产登记系统整合,井陉县正在进行325宗地林权证数字化确权,将林地资源资产化。创新“林地经营权入股”模式,孵化出12家家庭林场与17个合作社,形成“资源变资产、资产变资本”的转化通道。“所有权归集体、承包权归农户、经营权归市场”的三权分置机制,为后续生态产业化奠定了制度基石。
在测鱼镇15685亩CCER林业碳汇项目示范地,每亩每年预计20元的碳汇收益正转化为可量化的生态红利。与蚂蚁森林合作的3000万元社会资本引入,标志着井陉县率先打通了“碳库-钱库”的价值转换通道。“政府主导开发+市场机制运营”的双轨模式,使森林碳储量年均增长3.2%。
绵河1.8万亩水源涵养林、甘陶河3.6万亩水土保持林、环城1.2万亩防护林网,构成县域生态安全的“黄金三角”。配合120个水质监测点与48小时病虫害应急响应体系,形成“天空地”一体化监测网络。2024年生物多样性指数提升15%,28种国家保护鸟类回归栖息,印证着生态修复的显著成效。
在2万亩示范田,覆盖地布防草害、声光驱鸟防鸟害、矮化栽培防倒伏的“三防”技术,配合保水剂与有机肥的“两保”措施,实现玉米亩产450公斤,较传统种植增产12%。“三统一分”管理模式下,保底收购价溢价10%,带动户均增收4000元,探索出“藏粮于林”的山区新路径。
以40万亩连翘种植为核心,辐射8万亩酸枣、0.5万亩食用菌、10万蜂群生态养殖,构建起“春赏花、夏采药、秋收果、冬观景”的四季收益链。2024年连翘干果产量850吨,加工产品附加值提升300%,形成从田间到市场的全产业链闭环。
68公里旅游专线串联19个传统村落,配套28处观景平台与5个房车营地,“中医药康养”“红色研学”等主题线路年创收3.2亿元。洞阳坡生态经济园区通过1.077万亩林地规模化经营,将红色文化、森林康养与生态旅游深度融合,开辟出“林业+”的多元价值空间。
井陉县以制度创新破除产权壁垒,以技术赋能提升生态效能,以市场机制激活价值转化。生态账本持续增值。森林水源涵养量同比提升14%,绵蔓河湿地年净化水质2000万吨,水土流失面积减少21%。井陉县CCER项目碳汇收益五年期预计855万元,碳汇能力年均增长3.2%,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日趋完善。富民答卷亮点频现。井陉翘芷合作社通过“合作社+村集体+农户”模式,年支付流转费用惠及200-300户,日均用工300余人次,管理人员人均年收入10万元,带动林农人均增收4200元,真正实现“绿水青山”向“金山银山”的转化。
来源:河北省林业和草原局公众号